第一百七十三章 兵源(第2 / 2页)
如今张和说起,韩端便点头道:“既然地方足够,那就将船场建在水寨旁边。搬上虞船场没有必要,到时调一半工匠过来即可。”
话是这样说,但韩端也知道要在邵伯湖建一间能够生产战船的船场并非易事。
首先造船工匠就是个问题。
时下造船业发达,民间船厂能造万石大船的也有很多,但能造军用战船的,却都在官办船场里面。
虽然都是船,但建造战船和建造民船却有很大区别,确切地说,是造战船比民船要复杂得多。
船舷上的桨孔要开多高,车轮船上的脚踏轮、甲板上的女墙、战棚要如何建造,楼船上的牙楼要造多高多大,还有拍杆、床弩等要安放在哪个位置,这些都不是民船工匠能够知道的。
其次是造船木料的来源。
用于造船的木材种类很多,一般都是就地挑选材质上佳的,但无论哪种木材,都必须先阴干至少一年,否则造出来的船用不了两三年就会腐烂。
南朝各州郡都有许多船场,民间百姓也有砍伐木料阴干出售给船场的习惯,但广陵这边不是流民就是豪强荫户,谁会砍伐木头再花几年时间阴干之后来出售?
因此,在船场修建的同时,还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