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志廖化新传 > 223、6逊烦恼

223、6逊烦恼(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备用网址

比起仅仅需要考虑宜都一城安危的孙桓,得知荆州战情之后,陆逊的头疼感觉更加剧烈。

兴山城战事发生的时候,陆逊刚好组织江东军主力,进入熊山,发起了一次围剿。

只不过,没等江东军继续扩大战果,围剿进山开垦的蜀军。

新的情报传回了陆逊身边,廖化统帅蜀汉军先锋,到达兴山外围,即将发起攻城。

陆逊不得不放弃计划,命令陈凤押解抓捕的俘虏,返回巴东城,准备着手兴山战事。

然而,廖化的行军速度太快。

在江东军回城之前,蜀汉军突袭了江东军,并且救走了汉军俘虏。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江东军的处境还不算很被动。

陈凤的背叛,让陆逊不得不优先调整巴东的军政事务,耽误了增兵兴山的时机。

陈凤只是巴东城的名义统帅,很多军政命令都出自陆逊的手笔。

但是,陈凤终究还是掌握了一些机密,降将出走之后,很多情报需要进行脱密处置。

原本归陈凤负责的军务,也需要安排新将领重新接手。

等到陆逊安排好一切,兴山城局势已经恶化了,江东军失去了兴山城外的全部据点,守兵困守孤城。

在关羽和廖化的面前,狭窄的山道,并不适合作战。

依托兴山孤城和汉军僵持,对江东军来讲,并不是一个聪明做法。

从那时起,陆逊对兴山城战局,选择了置之不管。

在陆逊看来,兴山城靠近河道,江东军更可以发挥出水军优势,重新夺回兴山城。

兴山城战败之后,陆逊调走了孙桓,安排相对稳健的鲜于丹防守姊归。

只不过,陆逊的反击还没有开始,汉军的进攻再度开始。

夺取兴山城之后,汉军马上南下,对秭归发起进攻。

为了应对蜀汉军的威胁,陆逊多次往秭归增兵。

秭归的局势刚刚稳定,宜都方向,又出现了敌情。

西荆州处处警情,陆逊手头的兵力,远不足以解决这两路危机。

……

面前的这名江东军士兵,已经是孙桓派来的第三位求援士兵了。

陆逊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沉思,根据来人的报告,蜀汉军已经完成了宜都南城外的器械建设,部队正对其他三座城门展开包围,参与包围的蜀汉军数量越来越多。

孙桓对宜都守城战的看法非常消极,希望陆逊能够提供支援。

陆逊的手指有些发麻:“你先下去休息,回城的时候告诉孙桓,不论是主公还是我,都不会放弃宜都,更不会舍弃孙将军。”

士兵松了口气,“那我就不休息了,马上动身回城,将士们枕戈待旦,等待大都督的支援。”

说来也巧,诸葛瑾此时正站在陆逊身边。

士兵离开后,诸葛瑾开口了,“孙桓将军虽然屡屡抗命,终究还是孙将军的亲属,汉军对宜都的压力在不断增强,大都督尽早派兵支援为妙。”

陆逊长叹一口气,“我倒是很想出兵宜都,可是,夷陵城里的兵将数量不多了。”

陆逊虽然是江东军大都督,却没有掌握整个东吴的兵权。

实际归陆逊调遣的,只有西荆州的兵将。

这两年,西荆州是蜀汉与江东角力的主战场。

连番作战,再加上各种损失,江东军的老兵损失惨重。

尽管孙权及时征兵,并且,优先把新兵配给陆逊,但是,部队的战斗力还是大幅削减了。

巴东、巫县两地,士兵数量不多,只能自保,但毫无疑问,这些人的存在,分散了陆逊的可用兵力。

江东军多次增兵秭归,陆逊手上的可用兵力大幅减少。

贸然支援宜都,一旦战事出现变化,江东军会无兵可用。

趁着宜都战情还不算紧急,陆逊留下最后一支兵力,可以在危急关头救急。

再说了,和姊归相比,宜都的重要性要弱很多,即使宜都丢失,将士们还可以在夷陵坚守,掩护西线部队撤退。

陆逊准备观望几天后,再做决定。

思索了一番,诸葛瑾开口了,“巫县和巴东城都有我军的重兵,既然我军兵力紧张,大都督为什么不派出水军,从两地抽调将士回援,蜀军没有水军,必然无力阻拦。”

陆逊叹了口气,“没错,蜀军无力阻拦水军运兵,现在时机不成熟,我军不能太早把巫县、巴东两地的部队撤回城。”

军事上的东西,陆逊并没有跟诸葛瑾这个外行人过多讨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