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一顿午饭(第2 / 2页)
"还有更多的孩子,想来却来不了。
有的要帮家里干农活,有的要照顾弟弟妹妹,还有的......家里实在拿不出每学期十几块的学杂费。"
刘振华的手微微一颤,碗里的面条差点洒出来。
十几块——还不够他在港岛喝一杯咖啡的钱
他看见有的孩子把牛肉小心地藏在饭菜底下,有的则小口小口地吃着,仿佛要让这份美味在口中停留得更久一些。
这不仅仅是一顿饭,更像是一场无声的仪式。
在氤氲的热气中,在酱牛肉的香气里,在孩子们满足的笑脸上,某些东西正在悄然改变。
当最后一口饭菜吃完,孩子们仔细地收拾着自己的饭盒。
那个最腼腆的小女孩跑到刘振华面前,仰着头认真地问:"大哥哥,你们以后还会来吗?"
刘振华蹲下身,平视着女孩清澈的眼睛,声音坚定:"来,一定会再来。"
阳光下,那面褪色的红旗依然在飘扬。
而那些被小心收起来的旧饭盒,和饭盒里没舍得吃完的酱牛肉,都成了这个中午最深刻的记忆。
夕阳西下。
吉普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缓缓行驶,将那座隐匿在山坳中的学校和它承载的沉重与希望,一同留在了渐深的暮色里。
车内一片寂静,与来时已截然不同。
刘光天专注地握着方向盘,目光凝视着前方险峻的弯道。
他的侧脸在渐暗的天光中显得格外坚毅,那双惯于在商场上洞察先机的眼睛,此刻却盛满了复杂的情绪。
刘振华靠在副驾驶座上,闭着眼,但微微颤动的眼皮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他的脑海里反复闪现着午后的画面:
刘老师过早斑白的鬓角、
孩子们捧着饭盒时亮得惊人的眼睛、
那片舍不得吃要留给妈妈的酱牛肉、
还有那句"每学期十几块的学杂费"......
这些画面与港岛中环流光溢彩的夜景、他在夜店几十万的挥霍,疯狂地交织、碰撞,让他心乱如麻。
"还在想刚才的事?"刘光天低沉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刘振华睁开眼,望着窗外急速掠过的贫瘠山景:
"爸,我心里堵得慌。他们过得太苦了。那些孩子……本不该是这样的。"
"这,只是我们看到的冰山一角。"刘光天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回忆的悠远与沉重,
"红旗小学好歹通了电,还有几间能挡风遮雨的土坯房。
在这大山的更深处,还有我们想象不到的苦。"
"当年我在边境当兵,驻守过比这更偏远的山区。
那里的瑶寨,孩子们每天要攀着藤梯上下山,学校就是山腰上一个漏雨的窝棚。
我们连队每次巡逻路过,都会把随身带的干粮分给他们。"
刘振华沉默了。
他从未听父亲提起过这些往事。
"可是爸,"他声音有些发紧,"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这样?"
车轮碾过一处坑洼,车身微微震动。
刘光天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
"改变需要时间,更需要有人愿意去做。
就像刘老师,他一个人在那里坚守了十三年;
就像我们当兵时,明知边境艰苦,还是要有人去守。"
山路在前方拐过一个急弯,远处山坳里零星亮起的灯火,像散落人间的星辰。
车灯划破渐浓的夜色,像一把利剑劈开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