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真正的财富(第2 / 2页)
他的目光扫过墙角那几个塑料盒子,里面的洋葱苗依然可怜地生长着。
"我实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与其让这些知识在困顿中枯萎,不如让它在合适的土壤里开花结果。"
柳德米拉默默将一杯红茶放在刘光天面前,轻声补充:
"弗拉基米尔这两天几乎没合眼,他把所有的手稿都整理好了。他说......不能让您失望。"
安娜从门后探出头,小声用刚学的中文说:"谢谢。"
刘光天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表情。
在这个普通的莫斯科寒夜里,一位科学家的命运就此改变。
而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还有更多像弗拉基米尔这样的明珠,正等待被他一一拾起。
随后的日子里刘光天的黑色轿车穿梭在莫斯科各大科研院所与破败的居民区之间,他的行动精准而高效,与西方资本争夺实体资产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安德森他们在会议室里与官员们争论股权比例时,刘光天正在敲开一扇扇沉寂的房门,拜访那些被时代遗忘的智慧头脑。
在理论力学研究所,他找到了谢尔盖·彼得罗夫,一位曾在洲际导弹弹道计算上立下汗马功劳的应用数学专家。
如今,谢尔盖却因研究所停发工资,不得不靠在黑市兜售旧书维持生计。
刘光天没有空手而来,他带来的是一箱珍贵的进口药物——谢尔盖久病卧床的妻子急需的抗生素。
面对这位沉默寡言、眼神中带着怀疑与骄傲的学者,刘光天开门见山:“彼得罗夫先生,导弹的轨迹是抛物线,而科学家的生涯不应是抛物线。我们建立的一个计算中心,需要您来尽一分力。”
在莫斯科大学的低温实验室,他见到了伊莲娜·库兹涅佐娃,一位才华横溢却因性别和背景而备受排挤的材料学家。
她的实验室冷如冰窖,但她的研究手稿却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刘光天欣赏着她那些因缺乏液氦而无法继续的实验设计,给出了承诺:“库兹涅佐娃博士,在我的研究院里,评判您的唯一标准,将是您思想的深度和实验的精度。您将拥有您需要的全部资源。”
在郊外的电子技术研究院宿舍,他探访了已经数月领不到工资的维克多·伊万诺夫团队。
这个曾经为苏联空间站提供通讯模块的团队,如今正面临解散。
刘光天在他们堆满杂物的公共厨房里,当场签署了一份预备协议,为他们提供临时的生活津贴和研究经费,稳住了这支濒临流失的核心团队。
他的策略因人而异,却始终围绕几个核心展开:
解决燃眉之急:食物、药品、现金,直接缓解科学家及其家庭面临的最紧迫的生存压力。
尊重与认可:他深入研究每个科学家的背景,能准确说出他们引以为傲的学术成就,给予他们在其国内已难以获得的尊严。
描绘可实现的未来:提供清晰的科研蓝图——充足的经费、先进的设备、自主的研究方向和国际化的合作平台。
高效稳妥的安置:华兴建立的秘密渠道,能够帮助科学家及其家人快速、安全地办理手续,前往预先安排好的目的地,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刘光天对赵安说:“西方资本在掠夺这个国家的过去——那些埋藏在地下的资源。
而我们要投资的,是未来——那些存在于他们大脑中的智慧。
矿石终有穷尽之日,但思想的矿脉,一旦被我们激活,将取之不竭。”
一场静默无息,却可能影响未来数十年科技格局的人才转移,在莫斯科的冰雪之下,如同暗流般悄然加速。
刘光天用他特有的耐心和远见,正在将一颗颗散落的、蒙尘的珍珠,串成一条属于华兴的、未来的科技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