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过蔚莱(第1 / 2页)
褐色的石碑除了古朴而苍凉之外,并无出奇之处,许青云定身看了看,没有看出什么门道,便绕过石碑,来到山神庙的后殿,后殿之中,凌乱不堪,白墙上倒是有很多题字。
“悠悠千古,道与谁人听。”
“耶律龙城到此一游。”
“山水相依,我自看山不像山,看水不像水。”
“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许青云单手提刀,以刀为笔,在墙上刻下“远上文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如二月花。”没有枫林,也没有所谓白云深处的人家,有些牵强附会,不过却是有感而发。
刻就诗词,许青云转身离去。
在经过石碑时,突发奇想,提刀在石碑上刻着“文山”儿字。
字体苍劲有力,犹如老树盘根,有十足的魏碑风采。
突然间,一道幽光自石碑中射出,没入许青云的心口。许青云大惊失色,跌坐在地,立马内视一番,却并未找到幽光的影子。
洪泰双手复后,站在山巅,遥望京城临潢方向,眼中尽是复杂神色,见许青云脸色苍白的模样,当下问道:“出了何事?”
许青云摆了摆手,不愿多提,自来到这大幽王朝,在自己身上经常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自我安慰为之奇遇。
洪泰道:“石碑内蕴含着文气,非儒士不能承载,我虽好文,却是沽名钓誉,火候不够,你虽为武夫,却有儒道好仁的本性,或许能承载一二,这就是只让你一人进入的缘故。”
对于越来越神秘的洪泰之言,许青云不置可否,换了个话题道:“你在大幽王朝临潢是不是有什么牵挂?”
洪泰悠悠道:“何止是牵挂?现在不是和你说这些的时候,时机到了,我自会和你道明一切,眼下最重要的是,你要帮我在临潢城中帮我见一个人,助我找一样东西,事成之后,我随你南下大夏,寄身一座书院,努力成为一名儒家子弟。”
许青云疑惑道:“为什么非要成为一名儒士?”
洪泰道:“必须修出浩然之气,不然的话我命不久矣。”
许青云顿时露出凝重之色。“那件身处临潢城的物事恐怕没有那么好取的吧?”
洪泰道:“说难,难于登天,说容易也是易如反掌,就看运气使然了。”
洪泰云山雾绕的话语,让许青云心中腹诽不已,道:“既如此,我们明日动身吧,今夜我们回一趟张家村,和张全告个别。”
洪泰自无不可。
张家村内张灯结彩,家家亮着灯火,欢声笑语随处可见,也有家人久别重逢的抱头痛哭。
“这就是生活,正常人的喜怒哀乐。”洪泰自语。
许青云正和张全斗酒划拳,忙的不亦乐乎。
人人来敬酒,许青云和洪泰倒是乐在其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许青云道:“老张啊,许某和洪兄明日就要离去了,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帮忙的,说出来,能帮则帮,不能帮则想其他法子。”
张全放下酒杯,道:“二位是我们张家村甚至是整个乐山郡的恩人,别的地方我不敢多说,你们二人的长生牌位我们张家村是一定要立的,至于需要帮忙之事,倒也有一件,那就是恳请许公子收下我们张家的祖传宝刀。如若不能帮这个忙,我老张和全村上下不答应。”
许青云笑道:“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也不矫情,这把刀我用的趁手得很,不过,就这么拿走了,我有些不安,许某行事但求心安,这样吧,我留下一千两银子给村里,毕竟山神庙已经破败不堪,重修需要一大笔资财,你们这张家村这些年日子过得不好,要出这一笔巨款,却是很难,所以你也不要推辞了。”说着掏出十张面值百两的银票塞在老张手里。
张全热泪盈眶,连连点头,谢过许青云。
“大喜的日子,大老爷们哭个求啊,日后你可以捎信给那些外出的张家村人,让他们回来落叶归根吧,不要辜负了这一方大好山水。”许青云拍着老张的肩膀意味深长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