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金声乱 > 29.武陵3秀

29.武陵3秀(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备用网址

金旋等人对视几眼,极为赞同廖立的说法。

三大豪族传承数百年,实力极强,临沅自然是他们的天下。

至于武陵蛮,大半个武陵郡都在他们掌控中,实力远在金旋之上。

廖立叹息之后,继续介绍临沅的情况。

临沅城西靠平山,南临沅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全城南北长五里,东西长六里。为了抵御武陵蛮及流民的侵袭,临沅城高墙厚。

环城有十二处箭楼,并引沅水为护城河,形成一面依山,三面环水的坚城。

太守府衙并未居中而建,而是坐落在临沅城的西北位置,据说是取头枕平山,远观沅水之意。

临沅城内居住着万户人家,人口约有五万。

环城的村落里,还居住约有八千户人家,人口约四万,是名副其实的万户大县。

临沅城经过多年发展,以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为点,连接城门东西、南北的两道主街为线,逐渐演化为四个区域。

西北是以府衙为中心的官僚士绅聚居区。

东北是以三大豪族为首的豪族富贾聚居区。

西南是集中了四大坊市的商户区。

东南是平民百姓聚居区。

城内有粮仓三座,可惜早已没有了粮食。有兵器库一处,里面一样空空如也。

有马厩一处,里面有衰老无用的驽马十几匹。

金旋到临沅以前,府衙内的官吏们已经在打这些马的主意,如果再无进项,只好杀老马充饥了。

之前假冒的太守到任后,见府衙县衙空空荡荡,干脆合并了太守府衙和临沅县衙,拿出一部分钱,遣散了部分官吏。

如今府衙内只有从事官一名,兼做县尉,文书两名,衙役十人,没有督邮和典学从事等官。

为了组织流民开垦荒地种田,假太守特设了郡司农三名。

临沅城内有一座监狱,但连狱官带犯人一个没有。

不是治安太好,而是府衙无力治理,无钱养犯人。

金旋听到此处,心中一阵翻滚,武陵郡内,早就不知道什么叫官家威严了。

临沅城内豪族势力最强。

三大豪族经营俱都超过百年,实力雄厚,武陵很多官员是他们的门生弟子。

每家豪族都有数千私兵,目前临沅的城防,也是由三大豪族掌握。

三大豪族平素斗而不破,危难时则一致对外,瓜分了武陵郡内坊市、酒楼、布匹、行脚等各种赚钱买卖。

豪族势力之下,便是武陵蛮势力。

武陵郡内的蛮族主要分为三个族群,以聚居地划分为西北蛮族,西南蛮族和东南蛮族。

冉氏、向氏、田氏等三大豪族与武陵蛮交厚,世代都有豪族家主与蛮族族主儿女通婚的情况。

武陵蛮与豪族之间关系密切,却绝非世代友好。

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几十年一大战,平常小摩擦不断的局面。

三大蛮族联合一道,占据了临沅最大的坊市,将他们在山中的特产,换成盐铁物资,以资各族中用度。

临沅城内,最后才是府衙的势力。

临沅目前却兵少将,只有一个从事官,带领一支百人的土兵队,维护城内治安。

武陵郡的命脉掌握在豪族手中,历任太守,若想在武陵郡有所作为,都要与豪族结成良好关系。

之前的五任太守,被豪族明里暗里整得狼狈不堪。

其中一任走的时候,连轿夫都凑不齐,硬是步行出城,走出十几里路才搭上一辆车代步。

金旋听廖立讲完,对武陵郡和临沅城的了解更进一步。

几千里的路都赶过来了,还怕眼前的困难?

金旋微微一笑:“多谢公渊指点,今晚三大豪族在飘香楼设宴款待,你可与我同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