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炮灰崩人设啦[快穿] > 第61章 古代女军医2

第61章 古代女军医2(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备用网址

    进军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首先得仗打起来军医不够用,兵部下发征医令,向民间征招医者、学徒, 才能报名参选, 能不能入选则是另外一回事。

    二也是姜宓目前最紧迫的,那就是户藉。

    说是外地投靠姜望的侄子,一路行来, 路引、户藉呢?

    姜宓刚以姜腾的身份出来行走时,里甲过来询问,当时只道是路上遗失了。

    补办户藉需要三人作保、银钱2两。

    保人不难找, 难的是那2两银钱,家里欠银35两, 再加上姜菁一直想去学堂读书,姜望的身子要调养,哪还有什么银钱给她额外办户籍。

    姜宓捏着手里的银针直发愁, 医馆里卖的普通银针20枚一副, 只能作为基础针用用,要特制九九八十一根天元九针,最少五两银子。

    这又是一笔钱。

    想要进军营找巫家昱,家里的事不得先解决。

    姜宓蹲在医馆后院,思忖间将一副副银针小心放进陶罐煮沸消毒。

    “大夫、大夫我的腿、我的腿……”突然前面医馆传来一声嚎叫, 像是菜市猪肉铺李大牛的声音。

    “姜小哥,快,杨大夫叫你。”另一位伙计张蓝风匆匆跑来道。

    姜宓点点头, 捞出沸水里煮了几分钟的银针, 捧着飞速赶往诊室。

    这里还是姜宓来后, 画出样子, 杨大夫找人定做两张诊床,布置的。

    屋里,李大牛躺在铺有油布的诊床上,哀叫道:“杨大夫,我这腿是不是保不住了?”

    “云初,你来看看。”杨大夫叫着姜宓的字,招了招手。

    李大牛小腿上的裤子已经剪开,露出血呼拉的小腿肚。姜宓伸手扒拉着看看,似被什么铁器扎了三个窟窿:“咋弄的?”

    他婆娘王氏抹把泪,哽咽道:“家里小孙子跟人学打仗,找我要把钉钯来玩,中午我一忙忘记给他收起来了,老头子回家杀猪,也不知道脑子里成天都在想啥,猪没拴紧就拿刀来捅,这不叫那肥猪一顶,摔在钉钯上给扎了三个窟窿。姜小哥,能治不?呜……一家十几口全指望着老头子杀猪卖肉养家糊口呢。”

    杨大夫紧跟着小声道:“我给他用了半瓶止血散,那血还是呲呲的流,不顶用。”

    “我看看。”姜宓接过他替来的瓷瓶,打开闻闻,倒些在手中捻着尝了下,甘草、当归、石灰粉,这能叫止血散,不说三七了,连麒麟竭、无名异也没有。

    放下瓷瓶,姜宓捏起银针,扎在李大牛脚背六完穴上,片刻止了血。然后跟杨大夫要坛酒,拿去后院,倒进洗干净的陶罐里,中间支个竹篦,放个小碗,盖子翻着盖上,如此,因加热升起的酒汽便会顺着盖中间小小的圆形凸起往碗里滴流。

    眼见积的有小半碗,姜宓用竹夹将小碗端出,另放了个碗进去,拿棉布垫着装有酒精的小碗,快步走进诊疗室,拔下李大牛脚背的银针,用干净的棉布浸着酒精擦去他小腿上的血渍,临时配了份止血消炎粉给他撒上、包扎。

    叮嘱几天后过来换药,将人送走,姜宓清理诊疗室,暂时没理一步一挪跟着她欲言又止的杨大夫。

    仗打起来,止血消炎抑菌和简单的缝合手术是必不可少的,那时天元九针、酒精、医用棉、羊肠线、缝合针、止血散、消炎药都是急需品。

    不知道巫家昱有没有前世的记忆,若是有,这些军中该备齐了吧?

    “云初,你方才给李大牛扎的那一针……”

    “六完穴,人若因意外受伤,血止不住的时候,扎这个穴位最好用。但它有个禁忌,就是人体内的痰或是黏液比正常人多时,不要扎这个穴位,因为止血的同时,也把这些液体止住了,本是化痰,封住便积在体内,原病还怎么治愈。当然,救命或是需要急救时,就不考虑这么多了。”

    “除此之外,还有孔最,它是手太阴肺经的奇穴,可治咯血、哮喘、咽喉肿痛等;隐白穴主治妇科病、慢性出血和癫狂;神门主治便血、吐血、呕血。若是尿血,侧可用孔最、足三里、三阴交……”

    “你等等,”姜宓一气儿说这么多,杨大夫记得头都大了,忙叫停,唤阿升给他拿来纸笔,让姜宓重新给他说一遍,记下道,“云初,这些你都在哪学的?”

    看得书太多了,姜宓也不知道这个架空的朝代哪些是有的,哪些没有,只道:“早年家中杂书甚多,因为感兴趣便记下了,具体哪本书,忘了。”

    “穴位记录得如此细致周全,若是能找来读一读,我这一生死而无憾了!”杨大夫惋惜道。

    姜宓提取酒精的动作一顿:“杨大夫,您的医书我能借两本看看吗?”

    “行啊。不过我有一个条件,嘿嘿……”

    “您说。”

    “跟我说说,这酒蒸出来的水有什么用?我方才看你拿它给李大牛擦腿。”

    说灭菌消毒大概听不懂吧,姜宓换种说法:“除污袪渍,防止伤口红肿化脓。因为比水易干,高烧不退时,可用其擦拭手心、腋下、脚心……”

    “这么多用处?!”杨大夫围着陶罐仔细观察研究了番,又道,“云初啊,你方才给李大牛配的药粉挺管用的,要不要把方子卖给医馆?”

    姜宓摇摇头,消炎止血粉,她准备日后给巫家昱用于军中,卖了就是一家经营:“我知道如何制胭脂水粉和花露,也知道如何做药用牙粉,这些你收吗?”

    杨大夫捋着胡须的手猛然一顿,看着姜宓惊奇道:“胭脂水粉和花露你都会做,看不出啊看不出,云初,你倒是个风流的性子!哈哈……药用牙粉嘛,行,你做来我试用一下,若是可以,我出5两买你方子,怎么样?”

    “20两,除牙粉外,我另给你一份竹炭牙膏的方子。”

    “太多喽、太多喽,你当咱这是京城啊。你站到门口看看,大街上行走的都是什么人,平民百姓、军户、流犯,折根花枝蘸盐洁齿就不错了,谁有闲钱买牙粉、还有你说的那什么牙膏?”

    “春风楼、吉祥武馆,军中百户、千户府上的女眷。”

    杨大夫摆摆手:“人家看不上咱这小地方的东西,他们有马车,有人,来往平城方便,什么好东西买不着。”

    “我做出来你跟平城买回来的比较一下,”姜宓笑道,“保证不比平城的东西差。”

    杨大夫眨眨小眼,若有所思,半晌笑道:“行,若当真不差分毫,两张方子我给你20两。”

    姜宓拱手目送他离开,叹了口气,若不是军户的身份离不开这儿,去平城卖几张方子倒是能解决眼下缺钱的困境。

    小地方买卖,倒底是有些打眼。

    酉中医馆关门,姜宓早上卖药得来的钱所剩不多,只得先赊了些制作牙粉、牙膏用的青盐(盐湖中直接采出的盐)、药材。

    背着竹篓、镰刀跟阿升、张蓝风挥手告别,姜宓一路出了集市,上山寻竹砍了根婴儿手臂粗的。

    “云初哥,你回来了。”姜菁迎上来道,“我帮你背竹篓。”

    姜宓摸摸他的头:“不用,没几步路就到家了。”

    “李氏,你们家肉都吃上了,再说没钱还就不对了。大家来评评理,她家大姑娘病重来我家借钱,我打磕了吗,当场拿了二两银子给她,这年头,你们说说,谁家借了钱,一旦有了,不先紧着还的,他家倒好,先护着张嘴,要是没吃没喝,买点糙米糊口我也就不说啥了,可你们闻闻、闻闻,厨下分明煮着肉嘛……”

    远远地,姜宓就见自家门前围着一大群人,人群中间一个妇人扯着李芳娘激动地说得吐沫横飞,显然气得不轻。

    姜菁害怕地一把攥住姜宓的衣摆:“大姐!”

    “不怕。”姜宓安抚地拍拍他的头,放下竹子、背篓让他呆在原地看着,问了下妇人是谁,快步挤过人群,摸出腰里还剩的58文钱,拱手冲妇人深深一礼,“康婶子,失礼了,这事是小子做事欠妥,昨夜听得三伯咳得一夜没睡,心中不忍,早上天刚蒙蒙亮上山挖了些草药卖于医馆,中午抽空赶回给三伯抓了两味药,称了一点碎肉,原想着让伯娘给三伯做份养肺止咳的药膳,也算小子略尽一份孝心。此事,是小子考虑不周。”

    “这是58文钱,您先拿着,后继,您看这样成不,我尽快在一月内凑齐剩下的银钱给您送去。”

    康氏脸色稍缓,松开李芳娘,一把取过姜宓手心的钱袋:“说好的,一月还完。”

    姜宓郑重点头:“一定!”

    “云初!”李芳娘急道。

    见此,人群中借钱的几个均有些蠢蠢欲动。

    宋大娘上前劝道:“云初,听你伯娘的别逞强,你刚到医馆当学徒,别整天忙着挣钱丢了工作。再说,你天天这么早起来进山挖药材,时间久了身体也吃不消。”

    姜宓笑着道了声谢,拱手冲周围的人团团躹躬道:“各位大娘、大婶、叔伯,云初知道大妹得救,全赖大家出手相帮,云初感激不尽,也请诸位放心,有云初在一日,家中所借银钱定会一文不少还给诸位。不过,还请宽限云初一些时日。”

    人群外的几个跟姜望大小差不多的男子,率先笑道:“不急、不急,哈哈……望弟有你这个侄子,有福了。”

    姜宓同样笑道:“三伯困难之际,能得诸位相帮,亦是不可多得的福气。”

    “哈哈……小小年纪倒是会说话,定亲了没……”这位汉子的话刚一冒头,就被身边的婆娘捏着腰间的软肉拧了一圈,不等哀嚎出声,便听婆娘小声嘟囔道,“找死呢,也不看看姜家现下是个什么情况,你就敢张嘴!”

    “你这婆娘,咋就这么肤浅,光看家底,咋不看人,云初小哥长得不俊?人品不行?”

    婆娘白他一眼:“人俊能当饭吃?人品是不错,一个小学徒,月钱都没有,还账全靠进山博命,你舍得让自家闺女嫁给他?”

    男子一想,还真不舍。

    众人得了保证,很快散去。

    姜宓回身去取竹篓、竹子,李芳娘一进院捂着脸便哭开了。

    姜宓带着姜菁回来,见此,姜菁惊叫一声,奔过去抱着李芳娘的腰跟着哭道:“呜……娘,你别哭、别哭……”

    轻叹一声,姜宓进院放好竹篓、竹子,浸湿帕子递给李芳娘:“别哭了。你看,小菁都吓着了。”

    李芳娘哽咽着止住哭声,抱着儿子拍着哄着先给他擦擦脸:“你也是大胆,一个月,家里上哪还一两多银子,还有大伙那些……”

    “不怕。”姜宓接过帕子洗干净,重新递给她,扶着人往屋里走道,“你也知道我自小爱看杂书,早先看的书里有一本医书。今日下午我问师傅,说想依书制一份药用牙粉,再制一瓶药用牙膏卖于医馆可好?他应道‘只要他试用后觉得好,一个方子给10两’。”

    “真的?!”姜菁率先蹦起来道。

    李芳娘期待中又隐隐带着担忧:“行吗?书中的方子多是大众方……”

    “我制出来你先用用,如何?”

    李芳娘迟疑地点点头。

    “阿爹和二妹呢?”

    “拉冬菜还没有回来。”

    “我去看看。”姜宓松开李芳娘,快步出屋,向院外走去。

    “哥、哥,我跟你一起。”姜菁追上道。

    姜宓瞅眼夜色下腾起的薄雾,拍拍他的头:“深更露重,回去,别再发热了。”

    “哥~”

    “听话,别让阿娘担心。”

    姜宓一路行到地里,远远就听姜望咳着还在跟姜灵用竹篓背了菜往地头来,路边停着辆独轮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