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月照寒山 > 第127章 担惊受怕合一)

第127章 担惊受怕合一)(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备用网址

    闪电如一道白虹, 照亮了众人的眼,随之而来的是惊雷炸响,轰鸣不断。

    但谁也无暇顾忌。

    城郊守备军中, 但凡有些轻功底子的, 都被调到了大坝这里,同莫寒一起补牢堤坝。

    莫寒的斗笠形同虚设,雨水早已彻底浇透了他的全身。

    他面色冷肃至极,身旁仿佛有无形的威压,令人喘不过气来。

    知县王众的师爷,立在一旁瑟瑟发抖,他手中还抱着誊写下来的户部卷宗, 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唯恐旁边的这位大人陡然发怒,一剑将自己杀了。

    莫寒确实想杀人。

    他查看卷宗后发现, 前两年户部派人来修整堤坝, 不过就是走个过场, 这堤坝下面,不少地方都是黄泥铸成,条石和木桩早就要换了,但是他们为了节省功夫和银子, 却只换了其中一两条。

    多余的银子, 都进了自己的腰包。

    知县王众心里清楚,却也不敢声张,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糊弄过去。

    直到今日,莫寒让师爷去调这大坝的修葺、补牢记录时, 他才支支吾吾地说了出来。

    户部不但烂到了根里, 还埋下了不少隐患。

    雨水沿着斗笠边沿, 直线向下,莫寒的目光穿过雨水,一目不错地盯着大坝之上。

    他的手心已经被沙袋磨出了血,才被迫短暂地停了下来。

    此刻,由城郊守备军和兵部的几名小吏,轮流上去填补沙袋。

    但莫寒心中清楚,如今就算把豁口填上,也不过是权宜之计。

    这大坝底层不稳,如果水势大,也看不出哪里还有问题,万一再出其他豁口,只怕整条大坝,都要崩盘。

    莫寒面色凝重,转而看向松柏:“城南的百姓们,都迁移得怎么样了?”

    松柏低声道:“夫人回去之后,便开始引得百姓迁移,我过来的时候,已经走了五六成了,还有些动作慢的,王大人也派人挨家挨户地去催促了……想必这会儿,应该搬迁得差不多了。”

    莫寒无声颔首。

    这大坝能坚持多久便是多久,不为补堤,而是为了给百姓们争取逃生的时间。

    -

    桃花镇同白城一样,也度过了风雨交加的两日。

    桃树的景致已经残得不成样子,地面所剩无几的粉红,被雨水带走,再无一丝旖旎可言。

    马车一路飞驰,冒雨奋进。

    沈映月坐在马车里,出声问道:“何时能到?”

    松青的声音自外面传来:“夫人别急,很快便能到亭长的府上。”

    这桃花镇受胡亭长直管,却也要听从白城知县王众的指挥。

    王众还在白城城南盯着百姓迁移,张楠和莫衡争分夺秒地在安义街施救,沈映月便找王众签批了公文,亲自来到了桃花镇。

    亭长听闻将军夫人亲临,惊了一跳,官服齐整地出来相迎。

    沈映月一摆手:“胡亭长不必多礼,我也不进去了,事出紧急,你先看看王大人的公文。”

    众人站在衙门门口,松青便将公文呈到了胡亭长面前。

    胡亭长不敢怠慢,忐忑地接过公文,一目十行地看完,诧异地抬起头来:“夫人……这整个桃花镇,都要往白城北面迁?”

    沈映月点头:“不错,桃花镇人数不多,王大人已经在白城城北划出一片区域,用于容纳桃花镇的百姓。”

    胡亭长面露疑惑,道:“如今是春季,这雨水是年年下,桃花镇周边的沟渠修筑得还算好,也不至于像白城城南那般淹水……”

    沈映月凝视他的眼睛,沉声道:“只是下雨便罢了……若是,白河决堤呢?”

    胡亭长一顿,恰巧雷声轰鸣,吓得他一个激灵。

    四目相对,胡亭长刹时明白了沈映月的意思。

    片刻之后,胡亭长立即调集人马,走街串巷去通知百姓迁移。

    沈映月没有急着走,反而留在了街口。

    松青低声道:“夫人,天色有些晚了,我们要不先回白城?”

    沈映月摇摇头,道:“不急,等百姓迁走再说……只怕这桃花镇的迁移,不会那么顺利。”

    松青有些不明白。

    沈映月低声道:“这桃花镇年年春雨不断,百姓们早就见怪不怪,只怕要花一番功夫游说,他们才肯搬走。”

    松青蹙眉道:“可是,那河堤已经有了个大窟窿,他们若是不走,岂不是等死么?”

    沈映月沉吟片刻,道:“你没见方才胡亭长的样子么?他和王大人一样,早就知道是户部动的手脚,但他心中有数,却不见得会传递给下面的人。”

    沈映月这么一说,松青才明白,若是同百姓们说白河可能决堤,那便等于将户部的破事捅了出来,王大人也好,胡亭长也罢,都是没这个胆子的。

    松青问道:“夫人,要不要告诉百姓实情?”

    沈映月站得笔直,她拄着红伞,仿佛是风雨飘摇中唯一伫立支柱。

    她开口道:“不可……若百姓知道白河快要决堤,极有可能引发恐慌,万一人都堵在镇门口,引起了踩踏,情况会更加严重。”

    松青面上露出一丝不安。

    沈映月却十分冷静,道:“来之前,我问过修筑大坝的工匠,他们说只要堵上缺口,撑上一夜应该没问题……所以,我们只要督促百姓们尽快迁移便好。”

    沈映月微微抬眸,红伞之上,天幕雨帘不断,似是被谁通了个窟窿,叫这黎民百姓都要受它的苦楚。

    天色彻底暗下来,电闪雷鸣之间,胡亭长亲自打着灯笼,陪沈映月一同巡街。

    “莫夫人,最后一批百姓,已经出发去往白城了,衙役们也跟着走了。如今桃花镇,几乎是一座空镇。”

    胡亭长说着,神色有些复杂。

    他当然希望桃花镇能安然无恙,但也不知道那白河大坝到底能不能撑住。

    沈映月看了他一眼,道:“胡亭长不必忧心……除了生死,世间没什么大事。”

    胡亭长听了,苦笑了声。

    三人打着伞,继续向前走。

    原本安静的街道,忽然传出了争执声——

    “官爷,官爷!求您通融一下,我实在不能离开!”

    沈映月步子微顿,这声音似乎有些耳熟。

    她与胡亭长对视一眼,向声音的来源走去。

    衙役一脸焦急,奋力拽着一个中年男子,道:“连日大雨,白河都涨水了!再不走,只怕你家就被淹了!你不要命了?”

    那男子急得差点哭了出来,道:“大人!求求您了!我真的不能走啊!我夫人和孩子还在这儿呢!”

    沈映月走到门口,定睛一看,竟然是前几日见过的书肆老板。

    那书肆老板抱着柱子不肯走,衙役使劲儿拖着他的衣袖,他的小女儿吓得不知所措,躲在门后不敢出来。

    沈映月记得那书肆老板的女儿,名叫欢儿。

    “住手。”

    沈映月几步上去。

    胡亭长轻斥道:“怎么回事?”

    衙役忙道:“胡亭长,这人冥顽不灵,怎么劝都不肯去白城!”

    书肆老板眼眶泛红,道:“亭长!不是我不守规矩,而是内人她怀胎足月,正在临盆!如此性命攸关的时候,我怎敢让她颠簸!?方才接生婆一听说可能淹水,已经撇下我们走了!可我不能抛下她!”

    他声音微哑,几乎带着哭腔,内堂里,女人的哭喊声还在继续,听得人撕心裂肺。

    沈映月出声道:“老板,你可还记得我?”

    书肆老板这才认真看向沈映月,忙道:“记得!记得!”

    欢儿看清了沈映月,也怯怯地走了过来,抽泣着:“姐姐,我害怕……娘亲出血了,呜呜……”

    沈映月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动作轻柔,满含安慰。

    沈映月看向书肆老板:“夫人现在一个人在生孩子?可否带我去看看?”

    书肆老板呆了呆:“您是大夫?”

    胡亭长道:“这位是镇国大将军的夫人!”

    书肆老板一脸惊诧:“您是莫将军的夫人!?您为何……”

    镇国将军府在南疆一带的名声尤其响亮,被百姓们奉为守护神。

    沈映月颔首:“我并非大夫,但我曾经读过一些医理,兴许能帮上忙,快带我去看看。”

    书肆老板顿时一喜,连忙将沈映月引入了内室。

    沈映月进去一看,那妇人的羊水已经破了,还渗出了些许血迹,她满脸是汗,痛苦不已。

    沈映月伸手探了探她的脉,秀眉微拢。

    低声安慰了几句,便转身出了房间。

    沈映月将门仔细关好,低声道:“尊夫人情况不算好,若是挪动,必定难产。”

    沈映月说完,书肆老板面色惨白,胡亭长和松青的面色也沉重了几分。

    沈映月看了众人一眼,目光最终落到了书肆老板身上,道:“如今情况特殊,若你信得过我,我留下来陪夫人生产,你们赶紧离开桃花镇,去白城北面避难。”

    “万万不可!”

    松青和胡亭长异口同声。

    胡亭长的眉毛皱成一团:“夫人乃千金之躯,万一有了什么闪失,咱们怎么承担得起!?”

    沈映月目光坦然:“人无贵贱,众生平等,我的命与你们的命,是一样的。”

    松青也极力反对:“可如今情势危急,夫人千万不能以身犯险!你们一起走,我留下便是!”

    书肆老板也道:“此事与夫人无关,夫人心善,在下感激不尽,但万万不敢连累夫人!你们快走,还是我留下罢!请胡亭长先将欢儿带走!”

    说罢,他深深一揖。

    欢儿一听,立即哭了起来:“我不!我要和爹娘在一起!呜呜呜……”

    沈映月扫了他们一眼,问:“你们可有人懂接生?有人懂医理?”

    三人顿时沉默下来。

    沈映月淡声道:“既然不懂,那你们留下来也是惘然……如今情况紧急,能走一个是一个!”

    “趁着大雨稍缓,你们赶快离开!我留下来为夫人接生,待她情况好些,我便带着他们母子回到白城,让你们团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